(图片来源:Pexels)
佛陀在世时,曾在迦毗罗卫国说法,城里有一位长者虽然有钱却视财如命,只要看到出家人就赶紧把门关起来,不愿布施供养;如果有乞丐乞食,也是闭门拒绝,活像个守财奴。
当长者渐渐年迈,有一天他对儿子说:“我辛苦守持的家产,现在交给你,你要和我一样守好家产,不要轻易布施。”不久他就往生了。
当时城外正巧有一位孕妇即将临盆,当她开始产前阵痛时,先生无奈地对她说:“我辛勤工作又乞食,一直无法维持你我的生活,现在又要多一口人,我怎么养得起这个家呢?我不想看到这个孩子出生,我要离开了。”妇人后来产下一个男孩,但眼睛一直闭着,过了一段时日还是没有睁开,这时她才确定孩子眼盲了。
她每天带孩子出去乞食,无论多么穷困、辛苦,也要养活这个孩子。当孩子七岁时,她因为病得很重,只好让孩子独自出门乞食。平常妈妈带着孩子,还有人施舍,现在妈妈病了,反而没有人同情这孩子,而且人见人厌,甚至被一些孩子扔石头,有些大人还用竹子鞭打他。
等妈妈的病好一点时,儿子就搀扶着妈妈出门乞食。他们走到城里一间大房子前,想向他们乞讨。没想到守门人在外面看到这对乞丐母子走近时,即猛力推他们说:“不要过来,我们的规矩是乞丐不能走近门前!”
乞丐妈妈一直求他们:“我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孩子还这么小,求求你给我一碗饭。”孩子也说:“求求你!求求你!哪怕只是半碗稀饭都可以。”这时候主人出来骂道:“你们怎么可以来我家门口,赶快走开!”但母子俩仍然缠着不走,主人就叫人打他们,孩子被打得头破血流,母亲也被推倒在地。
这时有位修行者从旁经过,劝阻他们说:“不能打了,不能打了!世间哪有这么不孝的人?父亲辛苦赚钱让儿子享受,儿子竟然还出手打父亲,真是忤逆不道啊!”
有钱人觉得很奇怪,他说:“我什么时候打父亲了?他已经死了好多年。”
修行者说:“因果不昧,这乞儿前世就是你父亲。他在世时守财如命,不仁不义,所以投生在贫穷苦难的家庭。他赚了那么多钱让你享用,你竟然连一碗饭都不愿施舍,这难道不是忤逆不道吗?”
这个有钱人怎会相信,他说:“你怎会知道这些事?”修行者忽然示现菩萨相,他抬头一看,不由地惊呼:“是文殊菩萨!”然后马上跪下求忏悔。
做人最重要的是精进不懈,好好珍惜因缘,行善造福;若不好好把握善缘,因缘一旦失去了,恶缘就随之现前。总之,我们要惜缘、惜福、造福,不论孝顺父母或行善布施,都是在惜福惜缘、及时精进中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