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法喜

不只“捡”更要“减”

动物无法分辨食物和塑料,但身为人类的我们尽管明白这些道理,却为何还是让塑料垃圾漂流在海中。除了参加慈济环保永续日,或在环保教育站值班与他人分享环保的重要性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摄/黄瓋莹)

感恩让我有机会参与这次的净滩活动。更令我感激的是陈润福师兄愿意替我在慈济人文青年中心值班补位,让我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净滩。

当我们一群参与者在静思堂集合时,很幸运地见到了从心灵的故乡台湾花莲到来新加坡的精舍常住师父,让我心生感动。几天前,当我协助整理师父安单的贵宾房时,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能否有因缘见到师父们。在静思堂外顶礼师父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法喜,也发愿要更加努力,以后能够有更多机会亲近师父们。

从静思堂步行到海边,是我熟悉的路线,林翠莲师姊经常带我到这里健步行走。这条路上的风景还有那悦耳的蝉鸣声,让我放下了工作的压力和疲劳。与同行的师姊们边走边聊,有说有笑,感觉像与家人一同出游般轻松愉快。

感恩老天爷,让我们能够在好天气下净滩。我沿着海边行走,听那海浪拍打海岸的舒缓声音,十分惬意,但当我弯下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堆堆垃圾——食品包装袋、吸管、保丽龙、宝特瓶、瓶盖、香烟头等等,它们都堆积在这里。

我一边捡垃圾,一边思考为什么这些垃圾会出现在这里呢?我回想起刚结束的“慈济xPaGamO国际杯环境教育电竞大赛”决赛,当时我为了比赛准备了不少环保资料和海报,心里不禁感到酸酸的。

我想起那些误食塑料的海龟、鱼儿和领航鲸,这些画面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动物无法分辨食物和塑料,但身为人类的我们尽管明白这些道理,却为何还是让塑料垃圾漂流在海洋上?实际上,海洋污染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对环境和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带来损害,甚至可能影响经济。

除了参加慈济环保永续日,或在环保教育站值班与他人分享环保的重要性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内观自省,我意识到唯有将上人的法“清净在源头”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做到5R原则:拒绝使用 (Refuse)、减少使用 (Reduce)、重复利用 (Reuse)、修复再用 (Repair)和循环使用 (Recycle),学习少欲知足,并不断地与身边的人分享爱护地球的重要性,也许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了。

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努力地学习环保方面的知识,好好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感恩师兄师姊们用心安排了这次净滩暨联谊活动,不仅让大家有机会为地球妈妈尽份绵力,还能相聚一起用餐和玩游戏,度过了一个充满意义和收获的周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