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Envato)
几天前,我在整理书桌时,发现抽屉里有几张小学时的旧照片,照片已经泛黄,但当中的回忆却依然犹新,如小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
我的小学坐落在北马一个偏僻的华裔新村,是村子里唯一的华小。在那里,我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涯,这段时光可说是精彩万分。学校里,每年都会有刚在师训学院毕业、从大都市被派到乡下执教的青年教师。
因此,记得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年轻语文科老师来教课,这些语文老师在班上执教不久后,多会在在放学后叫我留下来,一对一地教我语文,尤其是词汇、文法,纠正我的发音,或教我诗歌朗诵、朗读和演讲。
如今回忆起来,小学时我特别受到老师的青睐,这些珍贵的学习机缘可真是不可思议。这些语文老师在我小学生涯,不但帮助我学好语文课,更鼓励我参与许多对外的校际比赛,并获得了许多奖项,为我日后的成长和人生学习,奠下了重要的语文基础和信心。
犹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参与校际英语诗歌朗诵,指导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能拿到第一名,但当时我根本没有信心。
有一次,我对指导老师说,我只是偏僻乡下的学生,怎么可能跟都市的学生竞争冠军呢?指导老师对我说,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背景或所处的环境,而要看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
老师的这段鼓励,给我小小的心灵注入了强心针。比赛前我加倍努力地练习,按照老师的指导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一次校际比赛便夺得冠军,让我信心大增,也印证了老师的那段话。
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指导老师的这番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成功靠的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付出!
其实人类的历史上,有无数贤达都在困境中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成功。20世纪30年代,英国某小镇有一位名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她就受到父亲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对她期望很高,一直鼓励她要力争上游,事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可能太高,但无形中培养了玛格丽特进取的决心和信心。她总是勇往直前,尽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正因为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四十年后的她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被政坛称为“铁娘子”。
在我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我领悟到除了对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和足够的信念,还需要有耐心每天点滴积累。管理学上有“蝴蝶效应”说,说的是纽约的一场风暴,起因可能是东京的一只蝴蝶振翅,每一次的震动都会不断放大,最终飘过大洋引发一场风暴。
正如古人所说:“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千万不要幻想突然脱胎换骨,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关键是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经济学中还有个“荷塘效应”:荷叶的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两倍。其实荷塘长满荷叶只需要一个月,但前28天只能看到四分之一的荷叶,第29天也才覆盖一半。直到第30天,荷叶才会突然布满整个荷塘,看似一夜盛开,实则经历了漫长的积累过程。
慈济是一个让志工入人群、在为他人付出中修行的团体。在慈济世界里,有许多平凡的志工,他们不少是“孝奉姑嫜,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或普通民众,但在加入慈济后,凭着赤子之心勇于承担,为苦难人付出,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志工。
他们从最初的不会,到成为了能力超凡、样样精通的志工,能够主持会议、协调活动、完成活动后勤的工作,每件事都做得细致周到。在公众场合主持或分享时,他们也能侃侃而谈,经验丰富。
这些看似能力出众的志工,其实都是从零开始,凭着证严上人的教诲和自己的一念初发心,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不畏困难,最终获得令人赞叹的成长。
上人曾开示:“学习佛法,若只是听法、读经,沒有身体力行,再怎么知、怎么了解,都只是口头上的认知,学到的都是假名相。宏伟的山就在那里,不能希望山来靠近人,而是人要去靠近山。人生总是‘学而知,知而觉’,人人应该要‘知而觉’。所以说,‘知’还要‘学’,‘学’才有办法‘觉’。要真正回归赤子心,用真诚的赤子心学习,才能有所觉。”
从学到觉的道路上,最需要的就是保持赤子之心,勇于学习、身体力行,点滴积累,有朝一日,终有一日必能抵达人生美好的心灵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