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别人的恶 抹杀了你的善

女儿发来一条气呼呼的简讯,还配上丰富的表情符号,从两颗破碎的红心、怒火中烧的表情,到一只泪眼汪汪的小白猫的图案,让我既心疼又无奈。



(图片来源:Envato)

昨天傍晚,女儿发来一条气呼呼的简讯:“妈妈,我今天在巴士上给一位老太太让座了,因为想起您之前的叮嘱。可是她连一声谢谢都没说,还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好像觉得那本来就是她的座位!”末尾附了三个气鼓鼓的表情包。 

读完简讯,我不禁莞尔,回复道:“你的初发心是好的,但似乎潜意识里在期待她的感谢?行善本就不该求回报呀!”

她很快回了两颗破碎的红心:“话是这么说,可她未免也太没礼貌了吧!我还是比较喜欢友善的老人。”后面跟着两个怒火中烧的表情。  

我既心疼又无奈,回复说:“她无礼的回应是她的选择,但别让她的态度影响你善良的本心。”

这次,她发来一只泪眼汪汪的小白猫。我赶紧补上一句:“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我与她分享,真正的善良,不在于他人的回应,而在于自己的坚持。只有遇到不顺心的人与事时,才能试炼我们的境界有多高,因为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随后,又附上了证严上人常说的一句话——“付出无所求”。 

有时候,外界的不友善或许令人失望,乃至起了嗔心,但别让他人的粗鄙定义我们的行为与情绪。面对恶意,以慈悲与智慧回应,而非以恶制恶。

正如上人所言:“对的事,做就对了。”纵处逆境,仍坚持做对的事。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有云:“顺境要警醒,逆境要感恩。”顺境易使人迷失,逆境却能磨炼忍辱之心,故处逆境未必是件坏事,反是修行的契机。

真正的修行者,无论境遇如何变迁,皆持有不变如初的一念心:喜来不乐,恶来不惊,面对外境,如如不动。 就如常不轻菩萨,不论对人、对物都持有恭敬心,堪得忍耐,事事化恶为善。

日常修行中,四神汤还是要常喝,要善解、包容,才有办法知足、感恩。希望小菩萨善念的种子,不畏风雨,继续萌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