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静思精舍 终于抵达

户外园区正在小声播放着经文音频,那声音轻轻柔柔地,像空气的一部分。我放慢脚步,从辽望远处的山景,再观望到两旁安静生长的蔬果,心想:它们是不是也在听?也在随着法音微微起舞?



(摄/ 蔡荣富)

今年314日,飞机刚降落台湾,我才得知——寒流来袭。气温骤降,空气冷冽,但这一切都浇不熄我想回到花莲静思精舍的心意。

这份心意,其实已藏在心中多年。

在这之前的几年,我曾二度规划前往精舍,却都在出发前因花莲大规模地震突发而被迫取消安排。那时的我曾想:“也许因缘未到。”但心中那份念想却从未熄灭。每一次的错过,都让我更加坚定,只要机会来了,我一定会回到那个牵念已久的清净处。

终于,在这场寒流细雨交织的春季里,我如愿走上了这条久等的路。此趟同行的,有家婆、先生、年幼的儿子志杉,还有一位如家人般亲近的姐姐。大家平日各忙各的,能够一起来到这片清净地,彷佛也是一场默契的相约。

最让我期待的,是第一次与德柃师父的见面。这几年来,德柃师父每天在薰法香的视讯中陪伴我们,她的声音早已成为我们心灵中的一盏灯。如今虽然是初次见面,却倍感亲切,像是早已熟识的法亲。

德柃师父百忙中仍亲自接待,带领我们到前山门大殿礼佛和参访,空气里有一股安稳的气息,时间在那里变得柔和、缓慢。礼佛的同时看着这一切熟悉的景象如梦却真实。

德柃师父语气温柔,脚步坚定。交谈之下我们得知,师父那天早上才刚做完脚部复健,却仍一步一步稳健前行,甚至步伐比我们还敏捷,那份毅力与安然令人由衷赞叹。

她的慈悲,不只是话语,而是处处用心的流露,连午斋的便当都为我们备妥,那不是一般的餐食——那是一顿“回家吃的饭”,吃入口、暖入心。那一刻,我察视到斋堂的墙上挂着“食存五观”(注),深切体会到当下更要感恩受食这一餐。

来到精舍户外,走在菜园旁的小径时,我忽然听见耳边传来轻柔悦耳的经文唱诵声。原来,是户外园区正在小声播放着经文音频。那声音轻轻柔柔地,像空气的一部分。志杉兴奋地跑起来、自得其乐,而我趁机放慢脚步,从辽望远处的山景,再观望到两旁安静生长的蔬果,心想:它们是不是也在听?也在随着法音微微起舞?好似天地间与农作共修的节奏。

那一刻,天地很静,心也静。

我想,那就是佛法“在生活中”的模样——无所不在、朴实微妙。

感恩两位发心陪伴我们的师姊,在细雨绵绵中,仍细心为我们导览精舍的外围环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师姊坚持带我们走过的一段“落羽松步道”,称之为“菩萨道”。

那是一条笔直却不平坦的路,断断续续铺着小石子与石板,每一步都得踏稳,看清脚下的落点。走着走着,我原本想抱着志杉好快速通过,却被他阻止了。他撑着一把小雨伞,倔强地要自己走,哪怕步伐踉跄,也坚持不让我扶。

那一幕深深触动我——原来“走自己的路”,不分年纪大小。

而陪伴一个人走在菩萨道上,并不是以速度带过直达尽头找答案,而是以诚以情陪伴,让他自己踏实走过,成就他一颗坚定的心。

我曾以为学佛,是理解经文义理,是思考因果与空性。但那一刻我才明白,佛法不只是思维的理解,更是一份体会与感知——学习在雨中步步踏实地走过每一个不稳的石板;在陪伴与放手之间找平衡,学会信任与尊重;在一条宽广的路上养慧培心,察觉生命的渺小可贵与开拓慈悲的眼观。

走过“菩萨道”后,导览的师姊也带我们参访了菜园旁的工作坊。常住师父们正在手做蜡烛,一根根手工蜡烛需要趁着蜡心还温烫未凝固之际,迅速而准确地穿过正中央——这是一门眼与手都需静定协调的工夫。

原本好动的志杉,也安静地站在一旁好奇地观看。师父察觉后,温柔地鼓励他也试试看。他微笑点头跃跃欲试,小小的手伸了出去握起蜡烛,专注地插下蜡心——竟然,正好落在正中央。

那一刻我的心又被触动了。那不只是一次游戏般的体验,而是一份由观察到理解、跟随再到勇敢尝试的过程。他没有退缩,也没有犹豫,而是以一颗单纯的赤子之心,在慈悲的环境中被信任、被成就。他完成的,彷佛不只是一根蜡烛与烛心的结合,而是在我作为母亲与他幼小的心坎里植入一道坚定的光,让我看见无限的可能。

我也默默许下一个愿:愿我能继续点燃我生命里的心光,在迷雾中,不仅照见自己,也温暖他人。愿身边的人都能带着心光,一起同行为世界点灯。

回想起2021年6月,疫情期间,与证严上人同在一场线上温馨座谈中。在镜头前,我手摸着心,泪眼盈框对着上人誓言:我会守着这颗初发心,力行到我老去,再继续传承给我的下一代……

如今,我感恩茹素四年后,有幸带着两岁的素宝宝一起回到精舍巡礼,其具意义远比我当时所想的更深、更广、方向也更笃定。

这一趟的初访终于圆满归心,感恩一切日期而至。这不只是我个人多年愿心的实现,更像是为我们家庭,为下一代,种下了一颗靠近清净与智慧的种子。我也能亲身现证——这颗初发心,依然在,依然热;而往后的日子,也会坚定的牵着志杉继续朝这个方向走,就此掀开了这个家——传承的第一页。

注:

食存五观

  • 计功多少,量彼来
  • 忖己德行,全缺应
  • 防心离过,贪等为
  • 正事食药,为疗形
  • 为成道业,应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