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陈正宇)
2024年1月27日至28日,慈济功德会(新加坡)举办慈济新春慈善义卖会,这一年依旧推广环保,提倡自备餐具、携带购物袋及不用塑料制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特别举办了“最佳绿色摊位“比赛,鼓励年货区摊主发挥环保创意,爱护大地。
“最佳绿色摊位”的奖项于1月28日下午四时公布,金奖得主是年货区的糙米摊位。创意十足的负责人王元侯这次想到用香蕉叶做成圆筒形,代替一般的试吃小纸杯,里面放煮好的香茅糙米饭让民众试吃。
(摄/ 潘宝通)
身为糙米摊位的负责人之一,王元侯分享道:“想到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料理常常用香蕉叶来盛放,除了环保、能分解外,还带有独特的香气,一举两得。”
王元侯是在2011年认识慈济后,便积极参与慈济新春慈善义卖会,疫情后再与与慈济携手义卖健康糙米。他赞叹慈济在推广素食与环保的努力,多年参与义卖会的经验让他了解到慈济对环保的坚持。
其他获奖的摊主包括新隆以及静思人文,共有36个年货摊位参与竞赛。
“最佳绿色摊位”金奖得主糙米摊位负责人王元侯(左二)护持慈济多年。(摄/ 潘宝通)
藉绿色摊位比赛也加强志工与商家的沟通,让商家们更关注环保细节,而最佳绿色摊位设下“回收积极度“、”秩序与安全“、”分类准确度“以及“避免一次性包装/容器" 四大评分标准,最高分者胜出。
“最佳绿色摊位”比赛成绩揭晓,三家得奖摊位负责人一起合影。(摄/ 潘宝通)
汲取往年经验,今年环保组做出新改变。以往,环保组为蔬食摊位提供三个大塑料袋,分别用于一般垃圾、可回收物品以及清洗后可回收的物品。而在今年,环保组将大塑料袋转换为三个有盖大桶,降低塑料袋的使用量。
(摄/ 倪志豪)
义卖会的环保分类区也广邀民众一起加入,在环保志工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学做环保分类,而不仅仅只交由环保志工来处理。
(摄/ 倪志豪)
密密麻麻的人潮里,两位穿着穆斯林服装的民众格外突出。他们都是第一次参与慈济新春慈善义卖会,对慈济的环保实践非常赞叹。
(摄/ 潘宝通)
华裔穆斯林符许荣分享说:“人们常想,新加坡这么小,相对的以为影响力也很小,所以没那么大的动力去推动环保,看到慈济的生活实践,很具启发性。”
符许荣也是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MCAS)会长,他认为:“新加坡社会不论任何信仰的教育都很好,但是要落实在生活,才是好的带动。”
华裔穆斯林郭佩伽说:“这个义卖会里都是蔬食,所以我们也都能吃。”当她留意到慈济特别的洗碗队伍时,郭佩伽很是震撼,郭佩伽说:“在环保方面,慈济真的是带头榜样。在新加坡许多活动还是用免洗餐具,因为都认为这样最省事、最方便又很快,但是却忘了,一次性餐具也最伤害地球。”
(摄/ 王英杰)
环保志工龚欣冉今年是第一次参与慈济新春慈善义卖会。仅搬到榜鹅一年多,龚欣冉偶然间发现了慈济的社区环保教育点,认同慈济的环保理念吸引而加入志工行列。
当发现慈济在固本上注明“请自备环保盒及环保袋,以方便购物和打包食物”的小字时,龚欣冉感到很兴奋,深感慈济真正贯彻了环保理念。因此这天,她带着儿子和帮佣一同来品尝美食、逛市集,还备妥了餐盒。
龚欣冉表示:“自备餐具可能不是大家习惯的事,因为我们通常习惯别人提供餐具。但其实养成自备餐具的习惯并不难,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还能保护地球。未来每年都会来。”
来自宏茂桥的民众李清維,因为阿姨是慈济志工,所以每年都会向阿姨买固本来支持慈济。李清维分享道:“在义卖会会场中听到播放的歌曲,看到张贴的海报,还有竹筒岁月等,能唤起我们的慈悲与善良。平日生活急急忙忙,容易把简单的善良遗忘,这个氛围提醒了我。”
环保摊位中,一群青春洋溢的慈青运用巧思,通过有趣的“钓鱼”小游戏和奖品带出5R环保理念,鼓励各年龄层的民众参与其中, 认识落实环保的刻不容缓。
“有环保意识的人或许不少,但一般都缺乏行动力,要透过这样的小游戏让参与者将知识化为行动。” 负责人之一的慈青学姐杨粮恺说道。
(摄/ 冯桂琼)
义卖会的舞台上,除了有乐器演奏和慈济歌曲演唱,当然不能少了有趣的话剧表演。这次的话剧以“龙王”审判“阿人”为故事主轴,剧中“阿人”不自觉地伤害了地球和动物,犯了种种罪行。
(摄/ 卓嘉苓)
构思话剧的志工辛健益说: “希望透过轻松有趣的话剧,带出环保与素食的理念”。为了落实环保理念,话剧中各个演员的华美服装更是利用环保回收物一针一线所制作而成。
(摄/ 张彧瑞)
慈济新春慈善义卖会就像是一年一度的约定,共襄盛举的民众、商家与志工在行善造福之余,也茹素护生、践行环保,为地球尽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