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黄瓋莹)
静思堂佛堂的浴佛台上,摆放一盘盘净水,清澈透明的玻璃更能体现水的澄净无垢。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我们人人的心本来也是干净如那盘透明的水,只是境随心转,随着岁月遇到不同的人、环境和经历而随之改变。
藉由浴佛动作,象征着我们洗涤内心的烦恼和无明, 并提醒我们要常自净其心,回归人人本来具有的佛性。
(摄/ 黄瓋莹)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是新加坡国定卫塞节公假,而每年阳历五月第二个星期天,是全球慈济庆祝“佛诞节、母亲节、全球慈济日”的三节合一活动的日子。
慈济功德会(新加坡)在 2024 年 5 月 12 日晚间举办浴佛大典,吸引逾三千人出席。今年新加坡的卫塞节落在5月22日,为了邀请更多民众一起感念佛恩,慈济在这天于静思堂再办浴佛典礼,吸引超过百人参与。
(摄/ 冯丽萍)
这次室内的浴佛典礼以两种方式进行,静思堂三楼佛堂举办三场次的小型浴佛典礼,每场大约四十分钟;一楼文化厅则是流动浴佛,从早上8时30分到下午3时,民众任何时段都能来参与。
(摄/ 黄瓋莹)
除了浴佛, 当天还有《佛陀的一生》短片欣赏会、健康食品摊位和奉茶孝亲活动。
民众虔心浴佛,祈求心灵的净化与平安。(摄/ 黄瓋莹)
黄德俊是2006年的毕业慈青,这天带着太太罗菀纶和两个小女儿前来浴佛,在久违的静思堂见到熟悉的面孔,让他怀念起从前和其他慈青伙伴的情谊。
黄德俊透露,平日忙于家庭与事业,照顾两个五岁和三岁的活泼孩子,往年的佛诞日未必能去佛堂庙宇浴佛,因此格外珍惜这天浴佛时,祈祷当下心灵收获的片刻平静。他有感而言说:“有时候需要慢下来,去调节身心。”
黄德俊的太太罗菀纶也感同身受,罗菀纶坦言,平时要照顾小孩又要工作,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脾气也变得暴躁,但浴佛典礼后,她感到内心变得较平和,也透过浴佛观照己心,并提醒自己要调适心态,特别是当小孩不听话时,也不要以负面情绪去回应。
“孝亲站”让子女藉着难得因缘,向父母奉上一杯感恩茶。(摄/ 冯丽萍)
在孝亲站,两位孩子在在志工的陪伴下,第一次向黄德俊和罗菀纶奉上感恩茶。黄德俊期许孩子乖巧、不要学坏,长大后可以投入到自己喜爱和有意义的事情上。他也说,待孩子大一些,希望可以带孩子接触环保等慈济活动。
十五岁的郭金凤(左一)陪伴因为脚受伤而走路不方便的母亲参与浴佛典礼。(摄/ 黄瓋莹)
佛陀教育人要行善行孝,从十五岁的郭金凤身上,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的孝顺,这天郭金凤陪伴因为脚受伤而走路不方便的母亲,乘搭地铁,转乘巴士,再从巴士站走一段路来静思堂,参与浴佛典礼。
两个月前,郭金凤的母亲在家中发生小意外,被掉下来橱柜的玻璃插伤,脚拇指因此骨折,现在还在病假养伤中,脚趾头还需要使用铁质支架支撑。尽管如此,伤口没有影响郭金凤母亲参与浴佛的心。
平日只要母亲想参与的慈济活动如环境永续日、岁末祝福感恩会、新春慈善义卖会等,郭金凤都一定陪伴出席。她分享今天来到静思堂浴佛,心灵很平静,也许下心愿:“希望妈妈能身体健康,家人也能平安。”
(摄/ 黄瓋莹)
民众李瑞隆第一次参与慈济浴佛典礼,他分享自己祈祷的愿望是:“祝福世界和平,不要有战争。”
李瑞隆和太太郭爱琼分享,在浴佛典礼唱诵时,眼泪在眼睛里翻滚,那一刻触动他们的心。太太郭爱琼已是第二次参与慈济浴佛,看到桌上的小竹筒非常欢喜,主动询问志工后,他们领取了好几个竹筒回家。
(摄/ 冯丽萍)
慈济于静思堂再办浴佛典礼,协调潘佩汶透露,因听到有民众回馈,想在卫塞节当天浴佛,让团队今年做出新尝试。
透过庄严浴佛法会,提醒我们感念佛恩、亲恩、众生恩。如果人人都能顾好自己的心,家庭就能和睦,社会祥和,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