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教育综合

斋戒茹素不杀生 就是最好的普度

农历七月在华人习俗当中,是诸事不宜的“鬼月”,社会上每到七月就杀生祭拜,大肆铺张,焚烧金银纸以求自保,让祈福变成了造业。其实斋戒不杀生,将祭祀、烧金银纸的钱用于慈善救济,这不仅符合现代环保永续意识,更是“普度”的真实意义。


七月吉祥月祈福会上,会众一一走向佛前,手捧心灯,虔诚祈愿。(摄/ 潘宝通)

2024年8月3日,慈济功德会(新加坡)在静思堂举办七月吉祥月祈福会,吸引了686位会众前来参与。

一天两场的祈福会,场内活动宣导正信佛法,提倡戒杀救倒悬,茹素护生灵的理念,场外还设有多个互动区,如孝亲奉茶区、供斋区、静思智慧签祈福区、人文推广、竹筒回娘家、营养讲座等周边活动。透过丰富周边活动,会众能更深入了解七月吉祥月的意义。现场也设有菩萨招生区,接引有志之士加入慈济大家庭,共同行善造福。

一天两场的祈福会,丰富的周边活动,让会众更深入了解七月吉祥月的意义。(摄/ 潘宝通)

活动协调之一刘伦侨表示,今年吉祥月选在静思堂举办,旨在弘法利生与蔬食共善,通过将正信佛法融入经藏演绎,唤醒人人警惕心,忏悔过去所做的诸恶业,至诚在佛前发愿,才能改往修来、自度度人。

刘伦侨指出,这次吉祥月的亮点在于“以食轮转法轮”,让大家品尝美味、健康且有营养的蔬食,体会蔬食共善与茹素护生的重要意义。会众齐聚静思堂,“人旺气就旺”,志工们热情招呼、接待,让众人感受如同回家般的温暖。慈济供斋让民众享用,也是共聚善念。

慈济第一次在吉祥月祈福会举办供斋,让大家品尝美味、健康且有营养的蔬食。(摄/ 吴伊文)

梵呗演绎 唤醒忏悔警惕心

今年场内的经藏演绎与往年不同,采用了梵呗的方式赞颂佛陀的德行。证严上人期待全球五大洲的各个道场,都能用梵呗来唱诵《无量义经》,上人说这是他留给大家最宝贵的传家宝。

36位演绎种子演绎佛陀时代结夏安居的情境,引导人人闻法勤精进,因得法而欢喜,这是真正的吉祥、欢喜的日子。

演绎者精神抖擞,称颂诸佛菩萨,摄受人心,如同天衣散花,神圣庄严。大家齐声唱诵,法音缭绕,与会者也逐渐融入梵呗的意境。演绎者越唱越虔诚,会众也感染到这分法喜。

今年场内的经藏演绎与往年不同,采用了梵呗的方式赞颂佛陀的德行。(摄/ 潘宝通)

曾在2013年参加《慈悲三昧水忏——法譬如水》经藏演绎,志工李启明忆述,当年的演绎让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内心忏悔,忏悔自己过往的懵懂愚痴,境界现前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暴躁习性经常伤害到别人。经过长时间的薰法香和恭听证严上人的开示,他逐渐体解佛道,更了解入人群传法的使命,如今内心更平静。

在这次的演绎,李启明感受到梵呗不可思议的韵律与能量,一路唱诵时,仿佛行走在一条神圣庄严的大道上。他期盼未来人人都能入经藏,斋戒茹素不杀生,就是最好的“普度”。

志工李启明(右二)忆述,2013的演绎让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内心忏悔,这次演绎更感受到梵呗不可思议的韵律与能量。(摄/ 黄田恬)

孝亲奉茶 温情的时刻

世上最宝贵的是生命,最难报答的是父母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空留遗憾。在奉茶区,志工邀请父母或长辈就座,让儿孙晚辈曲膝跪下,以恭敬心奉上热茶,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志工徐敦盈今天陪伴来自台湾的父母前来参加盛会,74岁的徐妈妈张丽华一个月前在家里滑倒,左前臂仍包扎着石膏,但她欣慰地说:“感恩你们,感恩平日师兄师姊们对敦盈的照顾。”

徐妈妈说,女儿年轻时就很独立,也很孝顺,大学毕业后就到美国深造及工作,后来又来到新加坡发展事业,多年漂泊在外,相聚的日子不多,只能在大节庆时回台湾探望家人。

75岁的徐爸爸徐力群拄着拐杖,行动缓慢,但他坚持爬楼梯,还说:“活着就要动,让身体发挥功能。”在女儿细心的陪伴下,他参访了静思堂的各个角落,并不忘轻声对志工表达感恩。

徐爸爸是第一次到访新加坡,他说唯一的心愿就是见一见女儿,既然女儿那么忙,不能回台湾探亲,那么二老就飞来看她,共享天伦,让女儿也有尽孝的机会,在父母眼里,她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徐敦盈也把握机会奉茶供养父母,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

陪伴来自台湾的父母前来参加盛会,徐敦盈(右)也把握机会奉茶供养父母。(摄/ 潘宝通)

茹素护生 不迷信健康乐活

为了进一步推广蔬食,健康挑战21团队举办了营养讲座。营养师陈秋霞通过随堂测验与会众分享有趣的营养知识。她表示,每个人要摄取均衡的营养,必须适当地选择各种鲜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人人做出明智的选择,就能找回“幸福”的感觉。

会众柯美秀首次到静思堂参加慈济活动,她表示:“周围环境带给我内心的宁静。”

通过今天的营养讲座和供斋时志工的分享,柯美秀了解到茹素对身体的好处,同时也能避免造成杀业和环境污染。她深深认同,人人可以通过多吃一餐蔬食来减少口欲的满足。柯美秀希望慈济能传递更多茹素环保的理念,让更多人认识到,不要为了满足口欲,而破坏大自然。

营养师陈秋霞通过随堂测验与会众分享有趣的营养知识。(摄/ 潘宝通)

南区车长陈月丽今天陪同约四十位邻里居民,乘坐慈济列车前来参加活动,其中还有几位是异族同胞。陈月丽对“健康吉祥面”赞不绝口,一连吃了两碗,一边吃一边拍下烹煮的资讯,忙得不亦乐乎。陈月丽说,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全植物性饮食的美味。

令陈月丽赞叹不已的是,慈济无私地分享食材和调料的秘方及烹煮方法,让大家可以在家自行烹煮,从而起到推广蔬食的作用。

北区志工蔡明珠在道教家庭长大,杀鸡宰鸭、焚烧纸钱,是祭拜祖先时不可违背的传统。然而父母往生后,蔡明珠在一次诵读《地藏经》回向时,她才明白,杀害生灵来祭拜往生者,不但不能为他们祈福,反而会增加他们的业障。

蔡明珠说,真正的尽孝尽善,唯有通过斋戒茹素,把祭拜祖先的钱捐出来做善事,才是真正为祖先积德。

陪同年迈的母亲林金枝前来,这是陈亚招母女第二次前来参加祈福会。身为道教徒,陈亚招表示,平时她们有吃荤食,但今天看到动物被宰杀的画面后,她感到非常震惊,并开始思考是否要将饮食习惯,逐渐从荤食转变为蔬食。

南区车长陈月丽对“健康吉祥面”赞不绝口,一连吃了两碗,一边吃一边拍下烹煮的资讯,忙得不亦乐乎。(摄/ 吴南凯)

静思智慧签 给您一首上上签

文化厅的一隅,设有静思智慧签祈福区,深受男女老少的欢迎,大家都趋前来抽签,希望讨个好彩头。求签还需解签人,教联会老师和慈青就在一旁协助解签,每句静思语都是证严上人的智慧法语,激励大家去除心中的无明烦恼,启发善良的本性。

静思智慧签祈福区的一景一物,都是利用回收的环保物资制成的,感恩教育组的队辅爸爸妈妈们,联合慈少制作和布置出如此创意的求签祈福区,既传递环保理念,又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意义。

文化厅的一隅,设有静思智慧签祈福区,深受男女老少的欢迎。(摄/ 冯桂琼)

74岁的会众陈秀琴抽到一支签,上面写道:“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脚走好路。”经过志工的解签后,她似懂非懂地说自己有说好话,心不去想坏的事,做好事只有一点点,看到不平坦的道路,她会避开,找一条好路走。静思语句句观机逗教,人人理解深浅各异,但殊途同归,欢喜自在。

静思智慧签祈福区深受男女老少的欢迎,会众陈秀琴(中,紫衣者)便是其中一位参与抽签的长者。(摄/ 吴伊文)

农历七月原本是一个吉祥、孝亲、欢喜的月份,曾几何时演变成人人敬畏的“鬼月”。许多人通过杀害生灵来祭拜,并大肆焚烧金银纸以求自保,殊不知这些行为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慈济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倡导正信正念,提倡斋戒不杀生,鼓励民众将祭祀烧金银纸的钱用于慈善救济,这不仅符合现代环保永续意识,更是“普度”的真实意义。

 盏盏莲花心灯,希望明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他人。(摄/ 王秀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