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慈济59周年庆暨浴佛大典回到新加坡静思堂举办,5月11日首场是志工场次,全体齐聚整队,诚敬赞颂佛德,虔诚感念佛恩。(摄/陈清华)
“佛陀就像母亲一样慈悲地注视着我们,呵护着众生,教导我们在人间行善,修持正法,利益众生。”第八次参加慈济浴佛典礼的陈坤海,在八百人的队形中大声唱诵《诚心祈三愿》时,一声声“佛陀啊”让他心头涌起强烈感动,想到佛陀也想起已故的母亲。
2025年5月11日这一天,是慈济的“三节合一”——佛诞日、母亲节、全球慈济日。11日凌晨,新加坡下起倾盆大雨,破晓时分细雨如甘露,洗净世间尘垢,大地清新如净土,为晨曦的浴佛典礼掀开序幕。
慈济志工从岛国的四方云聚静思堂,791人披上雨衣,在停车场组成灰蓝相间的法水涟漪队形。大家虔诚唱诵梵呗来赞颂佛德,以“礼佛足、至诚发愿、接法香、祝福吉祥”来感念佛陀的恩德。
巴西立-樟宜选区的新任国会议员英兰妮女士(Indranee Rajah)应邀参与浴佛。她致词时表示,慈济所做的、证严上人所教的,让她印象深刻。慈悲、大爱、关怀,不分宗教,都是人类共有的。英兰妮女士希望慈济能积极带动居民,让该区成为平安幸福的社区。
把握长周末 与佛陀相遇
今年新加坡国定佛诞日(卫塞节)公假恰好落在母亲节隔日。值此难得的长周末,为了吸引更多人驻足了解佛教人文,慈济功德会(新加坡)从户外回到静思堂,举办两天共七个场次的浴佛典礼,并善用静思堂各个空间,举办佛陀故乡慈善人文展览、孝亲站、静思人文推广摊位、供斋等。
2025年因应长周末和卫塞节公假,慈济把握因缘,回到静思堂举办浴佛典礼和周边活动,并特别举办“佛陀故乡慈善人文展览”,让更多民众可以有充裕时间来深入了解佛陀留给世人的教育。(摄/黄建兴)
11日志工场过后的六场浴佛典礼,开放给民众参与,超过1500人走进静思堂亲近佛陀教育,也在导览中更了解佛陀弘法的足迹,以及慈济人近年来在尼泊尔和印度的善行。
会众李文川虽然没有去过印度,因为时常接触佛教团体,对印度略知一二,看完展览后表示:“我觉得人间净土就在这里,佛陀教导我们觉悟与慈悲,要往内提升人的品质,而不是往外求。”
李文川一早去到长者托管中心,带着妈妈高秀英来浴佛。坐轮椅的高秀英(下图)说:“很久没来慈济了,妹妹是慈济志工,常常告诉我慈济的事,但是现在出门不容易,所以很久没来,今天儿子带我来,很开心。”
(摄/黎东兴)
往年浴佛典礼在体育馆举行,妈妈行动不方便,所以没有去。他说今年“可以带妈妈来慈济浴佛,一方面也跟阿姨(高美英)见面,妈妈很开心,或许是给妈妈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吧!”
21岁的温佳威和父亲温华光(下图),首次参加慈济浴佛,认真听着志工林金燕的导览,了解到尼泊尔慈善和医疗个案故事。温佳威说:“慈济帮忙小女孩装义肢,义肢不合还要再上门处理伤口,后续还帮忙找工作。慈济不只是帮忙一次,而是无限次数的关怀,让我很感动!”
(摄/黄建兴)
这份大爱精神,他们感同身受。因为去年十二月,温家一家四口回马来西亚探亲,不幸发生车祸,母亲当场往生,弟弟和他受伤住院。“弟弟状况严重不能移动,暂时留在马国由爸爸陪伴,我先回新加坡医院治疗。 ”
因为母亲的亲戚是慈济人,如此因缘让温家接触到慈济。温佳威说:“住院时,师姑师伯天天带着自己煮的食物给我吃。”父亲温华光泛着泪光说,马来西亚慈济人也是每天到医院关怀,让他们好感动。
母亲突然离开,丧母之痛一时难平息。“想要为母亲植福,慈济的师姑师伯的爱也没有断,一直持续的联系与关怀。”温佳威说,这份感动让他们也想把这份爱传送出去。
温佳威和父亲在慈济人温情中,善念与爱心默默地被启发。两人在上个月参加新进志工培训,朝向菩萨行列前进,他们也想学习慈济人的大爱精神,做好事,让母亲的爱延续到人间。
梵呗善共振 浴佛净自心
全球慈济明年将迈入成立一甲子,上人期许弟子深入《无量义经》,希望家家户户能唱诵梵呗、深入经藏。新加坡慈济人自2023年10月举办常月社区读书会,并将梵呗练习融入其中。这次浴佛典礼上,慈济人呈现其中三个片段,也在大德场带动会众一起呈现<天香天衣>梵呗与手势,表达对佛恩佛德的至诚赞叹。
摄/黎东兴
浴佛的真实义,是让大家感受到世间有佛陀这位宇宙大觉者,以智慧教育大众,洗净自己心灵烦恼,启发慈悲与智慧,平等爱护众生。
今年慈济以《佛陀足迹真实义,人间力行菩萨道》为主题,举办小型展览。在有限的文化厅空间,左侧呈现了古代佛陀“教菩萨法”行经的八大圣地,右侧呈现当代慈济人“行菩萨道”,在尼泊尔和印度推动的慈善济贫工作。
在有限的文化厅空间,左侧呈现了古代佛陀“教菩萨法”行经的八大圣地,右侧呈现当代慈济人“行菩萨道”,在尼泊尔和印度推动的慈善济贫工作。更多导览员故事请点击此处。摄/陈正宇
曾自费自假前往尼泊尔和印度付出的慈济志工,应邀承担导览员,现身说法,与民众分享,让民众更有身历其境之感,印证菩萨在人间,拔苦予乐的精神。
“救苦救难不是一句空话。”志工傅小燕两度前往佛陀出生地尼泊尔蓝毗尼,投入当地慈善与教育工作。她受证严上人的慈悲感召,发心报佛恩、报师恩,陪伴尼泊尔志工,并体悟到见苦知福,生活简单即是美。当地住屋简陋,少有砖墙屋,让她更加珍惜在新加坡的生活。傅小燕说看视在帮助别人,其实真正获益的是自己,让她体会佛陀慈悲,佛法浩荡,深入苦难,行菩萨道,方不虚在人间走一回。
常驻在尼泊尔的志工吴南凯,就像是一位“行走的历史书”。三年多来以图文记录当地的好人好事,已成了他的使命。在导览过程中,他用浅显的语言与民众分享亲身经历,仿佛又重新走一遍尼泊尔慈济志业的发展历程。他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分享者。
吴南凯希望传达,每一个人都有清净本性,都有一颗助人的爱心与善念。通过导览让更多人了解佛陀所追寻的真理,鼓励大家共聚善念,点滴汇聚力量,翻转佛陀故乡。
爱要说出口 及时报亲恩
除了庄严肃穆的浴佛典礼,静思堂也同时举办温馨的孝亲奉茶活动,让民众通过奉茶的小小举动,对长辈表达感恩。
“感谢慈济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当孩子们行跪拜礼、奉茶时,一口口喝下,又一个拥抱,那份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动。”陈玉琴语带哽咽地说。家里并没有敬茶的习俗,因此这一天母女感动相拥,平时说不出口的爱意,尽在不言中。
由于彭美英刚接受癌症化疗,无法全程参与浴佛典礼,母子俩仅在文化厅向佛陀致敬并参与了奉茶环节,度过愉快又有意义的一天。更多孝亲奉茶的故事请点击此处。摄/ 冯丽萍
趁着卫塞节公假,彭美英请儿子胡伟翔开车来一趟慈济。十多年前彭美英曾在牛车水慈济会所协助香积(烹煮斋饭),几年前因被牙痛困扰,还去了红山的慈济义诊中心求诊。因为感念慈济的帮助,她说要来“还愿”,将自己省下的钱,捐给慈济,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由于彭美英刚接受癌症化疗,无法全程参与浴佛典礼,母子俩仅在文化厅向佛陀致敬并参与了奉茶环节。他们感谢慈济协助,并表示非常欢喜,让他们度过愉快又有意义的一天。
对唐淑碧而言,多年前女儿曾说想送她一个最好的母亲节礼物,而将她带往勿洛体育场参加慈济浴佛,当时那份善念共振的感动至今无法忘怀,因此今年她特别邀请姐姐唐赛花结伴来浴佛。她们异口同声说,慈济人的热情接待,让人有回到家的感觉,很温馨。
摄/林碹珠
两姐妹在浴佛典礼中感触良多,从听闻上人开示就忍不住红了眼眶,唱诵《诚心祈三愿》时更是感动落泪。
证严上人曾慈示,人人都有与佛同等的清净佛性,只因一念无明,引生贪嗔痴,慢慢养成了个人习气,修行就是要回归清净无染的本性。每年趁着佛诞日,我们藉由浴佛感念佛恩,更重要的是将佛陀的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欢迎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