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exels)
慈济将要60年了,回顾走过的路,每一步准确,每一个念头“合和互协”,才有如今四大志业的稳固。从慈善而医疗、而教育、而人文,四个步骤有次序,脚步踏得稳,一群人也要整齐,才能走得快。
很感恩草创期的慈济人,陪着师父,从无到有。也常跟大家说,莫忘慈济从“五毛钱”开始,日存五毛钱助人,就是那个时代的基础;每天都要发一念心,每天都要启动爱的行动。大树也是从毫芒种子成长起来,所以不要轻视这轻微的点滴;只要发一念心,那一念心会成为种子,就会有力量为社会付出。
盘点过去,总是一念心,不忍心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自不量力、咬紧牙根,“信己无私、信人有爱”,就是我的力量―我相信人人有爱,相信自己无私;只要用心呼吁,一定可以做得到。从那一念心开始,现在回头看,时间成就一切。
我这一辈子没有留住什么,只对自己留住的是感恩,我有心想做好天下事,为苦难人出力,但一个人成不了事,无力可做;我感恩很多人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承担,把志业挑得很有分量。大家会同起来做师父想要做的事情,我时常把这分“贴心”挂在口头上,更是打住在心灵里。
哪里有灾、哪里有苦,菩萨及时涌出,佛陀时代这样说法,我们这个时代就如此行法。1月21日嘉义大埔地震后,许多住宅墙壁有裂、屋顶有漏,一时之间请不到师傅修缮;慈济志工从各地往台南行,女众拥抱、肤慰着受灾户,男众敲敲打打、补补贴贴,让房屋更健全。他们自费自假,付出无所求,做到让人感动,自己也得到满心欢喜。
慈济慈善是很诚意要为人间苦难付出。1月美国加州洛杉矶林火,快一个月才获控制。很多人以为“不会波及到我”,很有信心;没想到火星跳跃,灾难无情,社区成为焦土。
想着他们瞬间失去家园的心灵感受,也想到他们未来何去何从?慈济人快速去肤慰与安顿。从大火中慌张逃出的人,什么都来不及带,天气还很冷,赶快给一件温暖衣服披在身上,还要给一些零用金及时应急,金额要有感,让他可以安住一、两个月的生活。人间有苦难,救灾要踏实,而不是蜻蜓点水;当他身心稳定,感觉到人间有爱,那就是希望。
代替师父去爱每个人
资深的慈济委员、慈诚,从年轻时就走入慈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几乎没有假日,而且愈是有假日、愈要办活动,充分利用时间;虽然现在有年龄了,但回忆一下、盘点一下,这一生感动了多少人,也接引了多少人来做好事。
在现代社会,孤老、双老很正常,虽然是常态,但人的感受还是苦,所亲爱的儿女和子孙在遥远的地方,平常孤单无依,没有说话的对象,也没有与人的互动。各地慈济人关怀孤老,访视探望,或是清扫居家环境,也倡导邻里一起来爱护。每一回听到、看到,我总是感恩大家代替师父去给予爱;师父想要扶他一把,大家一手、千手,连连接接去扶起他。
总是我们无法时刻在老人家身边,所以慈济主动到家里帮忙将“扶手”做起来,对于行动起居很有质量也非常方便;不只为独居长者而做,也不要分贫富,还要关怀我们年长的法亲。年纪大,难免身体功能衰退,尽管还是精进在团队中,回到家要让他们更安全,预防跌倒。能够普遍做到,我会感觉更安心。
菩萨群有志一同,所以要珍惜彼此。期待慈济人照顾好自己,再来要相互照顾,常常联络,才会永远都有法亲眷属。慈济这样的团体,以前不曾有过,慈济人的“合和互协”,更是典范;这样的典范和人文很有价值,期待子子孙孙延续下去。请大家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