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消、善增、结好缘

不念旧恶,往善的方向造福人群,善用时间,忙得忘记恩恩怨怨;把每个人当成我的道场,用心修行,成就每分生命的善因缘。


(摄/ 王绥喜)

天天看天下事,从气候变迁到国与国相争,看见人间悲苦,也看见危机与无常。同一时间,慈济人在许多国度活动,和国际NGO会合、联系、合作,火灾、水灾、震灾……哪里需要关怀就往哪里去。看到传回来的灾区画面,真苦!心生不忍,也会想到,能生活在干净、明亮、整齐的环境,真的很有福。

夏天有冷气、冬天有暖气,生活无虞、衣食无缺、居处干净、出入方便,应该要很满足。有福不是理所当然,过去造平安、富有、有爱的因,才有今日的果报。常常知足,就会有余,天天轻安自在,不求福自来;若总是不满足,那就永远不够。有福还要自我祝福,少欲知足多付出,不断造福和增福。

在佛陀的时代,他的故乡很穷,出了城门,看到一般人的生活,生、老、病、死之苦,如何去救助这样的苦难?一个人力量有限,所以他离开王宫,寻找一条永恒救助天下众生、让人人解脱的道路,不再受无明烦恼绑住。

回馈佛陀的故乡,是我这辈子的心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弟子们了解师父的心意,代替我行愿,放下事业,专心去尼泊尔、印度长住,慈善、医疗、教育,要做事就要有人,从无到有,就要与当地社会有很扎实的会合。

原本他们的生活是很舒适,但去到佛陀的故乡,放下身段,耐热耐冷,要很有勇气;在那里看很多、也做很多,真正是行经之路。佛陀来人间的一大事就是要教菩萨法,慈济人不只走到佛陀的故乡,早先就把佛陀所说法广披在所生活的国度;先做到了,然后才走到。不只是有形的做到,也身体力行无形的教育,教导人人做好事。

看见慈济人的“真”与“诚”,会让我觉得这辈子来人间很有成就感。大家志同道合,同行在一条菩萨道上,这条路很长远,前面的人铺路引导,后面的人也要步步精进。一代一代,步骤不要偏差,从分而寸,从寸而尺,还要踏得稳。

学无止境,要学的实在是愈来愈多,若所学一知半解,永远都无法彻底。人生无常,时间有限,所要学的就是觉,向着佛法求觉悟。从学到觉,一定要行菩萨道,以赤子之心一学再学,知“道”、学到、见道,还能牵着、带着人一起来走这条大道。

把握分秒造福,
预防无明造业,
就是修行的重点。

自我盘点每一天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但归纳起来又能成就多少事?总是无奈,只能期望着明天。人间修行,修得日日淡泊,也是享受;但又自问能吗?天天总是挂虑很多事情。

每天八万六千四百秒,一秒秒滴答过去,时间其实不算多;把握当下最实在,每一分秒钟过后,不要让自己有后悔,这一生能如此,也是问心无愧。所以常用“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来自我勉励和警惕。

佛陀对人间的教育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我们修行的两个重点,一是改善我们的生命,一是预防无明造业。

很多人总是人与事过不去,时常记得人家对不起我、这笔帐我非讨不可,却很少记得我对不起人家、我该如何来弥补他。觉得对方亏欠我的这种心念不断累积,不仅过去的恶因恶缘没有消除,反而又再增加恶念,心的无明愈来愈多,业障愈升愈高。

恶消善增,自我消业障。不念旧恶,往善的方向造福人群,善用时间,忙得忘记恩恩怨怨。每一个人都是我的道场,给予人家好观感,就是我今天对这个人的修行,成就了一分生命的善因缘。人与人之间相互为道场,彼此尊重与敬爱,多结好缘,人间就会和乐融融。

这一生培养善种子,让它成熟,陪伴、照顾与我们有缘的人,把这个善良的种子带到来生。把握时间、善用人间,站稳在每一个空间,请大家时时多用心!